2016/11/22
1/32 Bf 109K-4 (Trumpter)
原本答應社團要改出一架 1/48 的 Bf 109T-1,機翼改好了想改引擎、座艙,坑挖大了加上例行性下半年變忙,只好暫時停工 XD 取而代之的是不到 800 元臨時買的小號手 1/32 109K,打算直做快速完工,不料今年社團活動時程因為活大場地安排讓我沒辦法帶東西回台北參加,人算不如天算啊。
完成照片:https://goo.gl/photos/ZKBTqx2W2VMpYLu1A
小號手的產品基本上不用太期待其正確性(嘴利的大陸模友稱其為「臉盆廠」),開盒檢視立刻就發現幾個大問題:
2016/7/22
近日建中校長的訪談文之我見
天下雜誌602期刊載的訪談(2016/7/19)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458
只功利地講升學率,說說我對媒體刊載建中校長訪問的看法:
母校台大升學率降低,原因是學弟們的成績降低還是其他學校學生成績提高?我沒有相關數據不能論斷,但以這幾年個人接觸的資訊(包含學生申請入學資料)來看,不少學校--包含一些傳統和後起的明星學校,在提升和活化教學上花了極大心思,反應在學生表現上,或許就是「考試輸你三分,但其他方面贏你五分」吧。
以過去和現在的入學方式,母校的學生們無疑已經是考試的高手,想要考得更好,從投資報酬的角度看,邊際效用並不會太好,要在大學申請入學上有更好的表現,應該多投注資源在競爭對手已經進步而自己沒跟上的地方,講白了就是,不管實際上有幾分真實,至少要讓人覺得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作為。我沒看過申請台大的母校學生資料,但就這些年申請敝系的學生來看,母校學弟在這方面的進步是比不上其他學校的,所以這是個比提高考試成績更值得投資的項目。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458
只功利地講升學率,說說我對媒體刊載建中校長訪問的看法:
母校台大升學率降低,原因是學弟們的成績降低還是其他學校學生成績提高?我沒有相關數據不能論斷,但以這幾年個人接觸的資訊(包含學生申請入學資料)來看,不少學校--包含一些傳統和後起的明星學校,在提升和活化教學上花了極大心思,反應在學生表現上,或許就是「考試輸你三分,但其他方面贏你五分」吧。
以過去和現在的入學方式,母校的學生們無疑已經是考試的高手,想要考得更好,從投資報酬的角度看,邊際效用並不會太好,要在大學申請入學上有更好的表現,應該多投注資源在競爭對手已經進步而自己沒跟上的地方,講白了就是,不管實際上有幾分真實,至少要讓人覺得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作為。我沒看過申請台大的母校學生資料,但就這些年申請敝系的學生來看,母校學弟在這方面的進步是比不上其他學校的,所以這是個比提高考試成績更值得投資的項目。
2016/7/4
1/48 Albatros D.III Oeffag 253 (eduard)
1916年中,奧匈帝國的 Oeffag(這是公司全名簡寫)獲得授權生產當時德國最佳的單座戰機 Albatros D.III,改用當地 Austro-Daimler 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從 185 提升至 225 hp),性能比德國用的 Mercedes D.IIIa (170 hp),加上數次改良機首外型、取消螺旋槳轂*,飛行性能比原版貨提升不少,但武裝方面卻捨德國名槍 Spandau 而就自家性能和可靠度都不佳的 Schwarzlose。
值得一提的是,奧匈帝國可能是一戰時期在飛機迷彩上最用心的國家,開發出多種非常有特色的迷彩,如多種色彩的正六邊形、扁六邊形組成(或可和德國菱斑迷彩 Lozenge 並論)、漩渦(戰後波蘭也沿用了一陣子)、砂黃底色上加褐色或綠色單色、褐綠雙色朦朧色斑的落葉 (?) 迷彩... 等等,但這些迷彩都未曾大量採用,跟德國的菱斑迷彩使用狀況大相逕庭。
Eduard 廠在 2010 年出了 153、253 兩型,其實是塑膠零件盤大部分共用,PE 設計小部分修改,換貼紙,光看零件的品質非常好,當年買了以後寫了篇開盒報告:
http://luchs.pixnet.net/blog/post/31859642
之後找到波蘭 Mirage 廠的漩渦迷彩貼紙,於是決定參考 T. J. Kowalski 著 "Albatros D.I-D.Va, Legendary Fighter" (Kagero, 2010) 的封底,製作 Geza Keisz 於 1918/08/28 駕駛,編號 253.64,上部為漩渦迷彩的 white 6 機。細節方面除了參考書本、網路上找到的老照片外,主要還是參考近年複製的 253.64 號機。
2016/6/26
讀冊:論殺戮 by D. Grossman
作者:Dave Grossman 譯者:葛大
書名:論殺戮 On Killing, the phychological cost of learning to kill in war and society
台版:遠流,2016/5
本書獲得過普立茲獎, 1995 年初版,台版則是 2009 修訂版的翻譯。作者是出身美軍菁英的遊騎兵(Ranger)的學者,曾任西點軍校心理學教授。
近年來繁體中文出版界對一般讀者市場推出有關戰史(包含政治經濟面)、武器、戰爭小說的書籍成長頗快,但專門討論戰場上「人」的心理和行為的書就我知道這是唯一一本,這倒是相當怪異的事,對主角的認識不清甚至錯誤,如何能繼續探討? 搜尋了一下英文資料,似乎在國外書市也有類似的現象。
將近 400 頁的書其實歸結起來非常簡單:
- 檢視比較詳細的相關資料(由美國南北戰爭開始)、老兵訪談、以現代技術分析歷史戰役等等,會明顯發現抗拒殺戮同類的心理是人類的本性,這種抗拒在完全看不見敵人時幾乎沒有,但是隨著雙方距離縮短以及能辨識反應(看得見身影--看得見臉孔--清楚看見表情眼神)而大幅增強。大約只有 2% 的人缺少這種心理保險栓。
2016/6/14
開盒:Copper State 1/48 Salmson Moineau S.M.1
先簡單介紹一下 Copper State Models (以下簡稱 CSM)這家公司,1996年由 Hight 先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創立,公司名稱取自亞利桑那的別名,製作、販售一戰飛機的樹脂、金屬改套和整機的樹脂套件,當時新一代以射出塑膠生產一戰機的廠商如牛魔王也逐漸出現,所以 CSM 的套件開發偏向較冷門的機種,我收了 Lohner B.II 和 Lumpler 6B1 ,因為當時的經濟能力加上當時對樹脂限量的概念還不是那麼明晰,想說雖然還有好幾架感興趣但不好做的東西等要做再買吧。不料幾年後因為老闆年紀以及一些天災的緣故,公司宣布結束營業。去年看到廣告才發現 CSM 由拉脫維亞的 Sobolev 和 Krylov 先生接下(確實的時間我不清楚),並在今年還推出了第一彈塑膠射出產品--亦即在技術和資金方面更上層樓。
CSM 的官方網站 http://www.copperstatemodels.com/ ,在 FB 上也有專頁。
以下進入正題,來看看這架我不會法文發音的怪飛機~
CSM 的官方網站 http://www.copperstatemodels.com/ ,在 FB 上也有專頁。
以下進入正題,來看看這架我不會法文發音的怪飛機~
2016/6/5
1/10 La Hire, Battle of Patay 1429 (Young)
Young 廠的品質非常良好,因樹酯硬化收縮的緣故,左臂和身體間的接面需要自行修整一下。上色分為臉、金屬、皮革和木材簡述如下。
2016/5/13
1/48 MiG-29 9-13 "Fulcrum C" (G.W.H)
GWH 的塑膠套件品質極好,我個人有幾點製作上的建議:
- 主起落架艙多花點心思假組、修整接面後再黏接;
- 進氣道靠機身中線那側的零件刻線有誤,若不裝機腹輔助油箱,個性又龜毛的話,可以考慮自己找照片改正,但即使不裝油箱,也極難注意到這邊,不理會也是無所謂的;
- 進氣道、引擎艙外殼等零件先分別和機腹假組、整修後黏上,其次把這接零件間的縫隙補好,最後再組合上下機身。我是先黏好上下機身、進氣道左右零件,才發現很多地方需要修整,且組合後才為之相當麻煩耗時。
- 放電針很容易損壞,原本我只打算保留一半接點小的,其餘自製,後來還是全部剪掉換成金屬的,接點小的幾支用金屬管製作,用 0.2 mm 的鋼絲做樁連接到翼端,接點大的則金屬線加上細節後直接黏上;
- 機腹天線參考資料製作(裝機腹輔助油箱的話就可以省略,會被完全遮住)、機背天線建議用 PE 零件(塑膠件過短)或自製、機鼻下方天線也可以削薄或自製(我塗裝完成後才發現太厚,懶得重做了 XD),都是很輕鬆的工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