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讀冊:造神 (God, A Human History) by Reza, Aslan

 

前陣子看完的「諸神的起源」一書毋寧是很感性的,作為對比,本書是嚴謹地剖析介紹了 (以西亞為中心) 的「神」的概念演變:從物質以外的靈魂概念衍生的萬物有靈,逐漸被賦予人類的形貌 (通常會跟人做點小小的區別) 與人性的諸神,對應人類社會與階層的神的體系,從諸神中的高位者或特殊者演變成唯一神,而嚴格的唯一神又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變為善惡二元或是在神學、哲學上不易自圓其說有夠難搞的三位一體。另一方面唯一神論和某些希臘哲學屏除人性人形的想法,而形成了泛神論 (e.g. 新柏拉圖主義)...
這本書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前三章,根據近幾十年根據史前考古以及認知科學的研究,提出另一種人類產生萬物是由「實體的物質」和「非實體的OO」(在人上或可說是靈魂) 組成並運作的概念的由來: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產物、驚鴻一瞥的誤認聯想及代入、特殊情境下的大腦和認知系統製造出的特殊心靈體驗... 等等。這說法我也相當認同會比過去較普遍的如解釋自然現象、希望與祖先或獵物或其他存在建立連結... 等等,更為基礎而深入。至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某些早期心理或社會學者牽強附會的解釋,目前學界也有共識就當作過去試誤的痕跡吧。
至於形成神話乃至宗教體系後的演變,因為過去就有讀過一些,因此感動沒有那麼強烈,但作者縝密有系統地述說,也讓我發現也釐清了一些問題。至於作者前言的標題「按照我們的形象造神」和前言內容,的的確確是一篇可以單獨抽出來的好文,不過同樣原因我也是同樣就醬順順快速讀過~
本書的註解非常有份量:本文約190頁,而註解則是120頁有餘!! 作者把放在本文中會妨礙順暢度的討論、資料等等全放在這邊。強烈建議在讀完本文後花點時間把註解讀一讀。本書的翻譯也非常棒,譯者吳煒聲還是同校同事 (不認識啦)
封面上那些小字是畫蛇添足,讓人誤解作者的主旨,封底 (沒拍) 的好一些些,但搞不好也是僅讀了作者前言後寫出來的


2020/9/19

讀冊:伊朗 (Understanding Iran) by William R. Polk

 


暑假末尾讀完的,拖到今天才來分享。

作者 William Polk 是美國中東歷史與政治學者,1950年代中開始在哈佛等大學執教,並從甘迺迪政府開始任外交政策顧問等職,今年四月過世。

如果有興趣的是古代史、文化史等等,這本書可以直接略過。作者關注的是 (16、17世紀以降,特別是20世紀) 政治外交更迭,以及政府、教士階級/宗教組織間的競爭和合作。

我個人覺得,如果對西亞中亞、伊斯蘭宗教和歷史的大框架已經有一點粗略的概念,可以直接從第四章「從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再到暴力革命」開始讀。時間上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如大家所知英國和俄羅斯19世紀中再南亞和西亞的競爭,一開始是爭奪地盤 - 俄羅斯想要南方出海口,英國想維護並擴大以印度為中心的利益。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石油利益--因為政治、技術和資本的關係由英國控制。

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英國實力與衰退,石油公司的利益經也 (不太平順地) 由英國國營公司轉移到伊朗政府和美國民營公司,另一方面蘇聯對統治了中亞地區及二次大戰後的美蘇意識形態/軍事對峙,讓整個外在局勢有了很大的改變並變得更加複雜。

在伊朗國內本身,早年政府的統治和中世紀歐洲國家類似,頗為有限,而宗教組織/教士接及掌握了教育、法律、輿論、部分的財經,以及理所當然的意識形態。原本政權側和宗教側還能有一定的平衡關係,但當世俗知識分子/新世代的工商階級、政權側想要仿效歐美國家,往近代國家、社會型態改變時,自然會發生很大的衝突。想想歐洲這段過程花了幾百年,打了多少仗,從中亞到北非的國家近百年甚至只有幾十年,高度壓縮下過程動盪也是很自然的,不少人把責任全推給外國勢力干涉是很不合理的。

二次大戰後美國變成世界強權領袖,同樣也是個非常迅速的過程,講白了就是對西歐北美外的認識相當缺乏,外交接觸限於世俗政權高層,手腕也待培養,而冷戰的氛圍更造成只顧和蘇聯競爭,有事發生經常被過度簡化在美蘇大帽子之下。總之各種因素,讓伊朗各階層從一開始對美國能讓伊朗在政經上擺脫英國和俄國抱有高度期待,到最後內政不善、階級衝突、政教不合等等導致了79年的革命,美國也成了大撒旦。

革命後實際上由教士階級掌控的政權對內也不是一帆風順,掌權者也面對了教義質疑,繼承人的紛擾,各方面專業人才和掌權者意識形態到意見相左...

本書第四到第六章非常精采,能讓一般人很快理解到底發生了啥事,為何發生。作者也不斷在書中抱怨 :D 美國政府從決策者到外交人員對不同歷史文化認知的淺薄,對各種事件向現象的理解不足,而做出錯誤的政策和關鍵決定。

[補充] 伊朗 (或許可以推到其他伊斯蘭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 在「現代化」過程中,城鄉差距、新舊的經濟社會文化階級、價值... 等等的轉變和社會變遷,速度過快或缺少紓解管道或再分配機制不足,就是開始堆火藥桶。除了前述教士階級外,本書作者在這方面著墨極少,也算是本書缺憾吧

2020/7/2

1/48 Fw 190D-9 (Eduard)


相簿   https://photos.app.goo.gl/G2qw1Ak2uSmtrPQ6A

雖說 Fw 190D 是我最先認識的二戰機,也是心目中和噴火中後期形同為最漂亮的二戰機。但多年來一直是眼高手低而沒有製作 1/48 模型。幾個月前 FB 某社團有人發文批評牛魔王的 1/48 Fw 190D-9 機身零件有問題,討論串居然很快變成兩邊互爆粗口,好奇心也就成了這次製作的臨門一腳。
這盒 D-9 套件是 2010 年開發,同年也推出了 D-11/13 雙機組,只差幾個零件,牛魔王一改過去 Trimaster/Dragon 和田宮產品的設計,做出了引擎艙後段並取消引擎艙和主輪艙間的隔板,這對喜愛此機型的人來說自是一大福音,雖說現存機是沒有隔板的,但也有人從阻擋異物進入引擎艙的觀點,認為當年可能有隔板。

製作前翻閱說明書立刻能發現幾個問題(後面發現的問題會用大寫英文字母連續編號):

A. 空速管位置錯誤,說明書畫成 A-7 之前型號一樣在右翼中間,正確應該在右翼端,而檢查零件倒是沒錯;

B. 螺旋槳轂(spinner)誤用前端有同軸機砲用大孔的零件,D-9 並未安裝同軸機砲,槳轂的前端只有一小孔,須將套件中未開孔的另一零件自行開洞。

C. 機首右側增壓器進氣口前下方,排氣管上方有一片防止增壓器吸入廢氣的擋板,老牛沒有提供,組裝說明線圖沒畫,但塗裝彩繪倒是有。

我買的是2010的版本,不知之後有無修正。直接目測檢查零件還會發現幾個明顯問題:

D. 主翼下半零件缺少登機踏板的凹槽和FuG 16ZY 天線桿接點和刻線

E. ETC 504 掛架明顯過長,麻煩的是一直孤狗不到詳細的實物照片,線圖之類參考資料各家也互有出入。一具炸彈掛架零件(短)我找不到清楚的照片資料證實;

F. 外掛油箱型號不對(說明書彩繪倒是正確的);

G. 主翼上面近副翼根部漏掉副翼制動連桿樞軸的同心圓刻線

H. 起落架下端-輪艙蓋板的相對位置角度和實物略有出入。


實際製作心得:

組裝上最主要的問題來源我認為是 (i) 設計時所有的定位都卡太緊,沒有預留些微緩衝空間/沒考慮或估錯射出成型時產生的誤差; (ii) 零件盤稍明顯的模具錯位且側面收縮變形(手邊的D-11/13也是同一批生產的,同樣問題)。零件錯位的分模線或側面收縮變形不管有無修整都會影響組裝和密合度,因為零件數多,問題也無法藉假組發現修正。

我碰到最大的麻煩是在主翼橫樑-機身-翼根機砲艙部份,花了不少時間處理,也磨掉一部分的機砲艙壁才能組裝起來。引擎後段-座艙-機身狀況較佳,左右機身零件中段因為接近薄長平板,容易扭曲(田宮的設計好多了),是靠對齊刻線逐段黏合,不料在上色後組裝水平尾翼時才發現機尾向右扭曲了約 2-3 mm。推測可能是從引擎段就座艙段就開始扭曲,而零件的刻線也可能有點誤差,想想黏合機身時就發現尾輪稍微有一點歪,警覺性應該高一點的。。

翼根機砲艙蓋如果要蓋上的話需要把外側磨薄,我這邊也把機身側的稍微磨了一下才能塞進去,需要少量補土。

主起落架部分老牛的設計構想相當好,藉由主翼橫樑上的有槽線圓餅突出物,可讓起落架的角度更準確、有更大的接合面、也吻合實物,可惜這是要零件與組裝精準度夠高才行。也遭遇到組裝問題,需要將那塊圓餅結構磨掉一些才能裝上起落架,至於角度的調整就只能靠自己用瞬間膠和AB膠搞定。

其他相關的細節:

1. 方向舵踏板塑膠件太小,但 PE 件的皮帶太脆弱,反正看不到,還是用塑膠件;

2. 儀表上半如果用塑膠件貼 PE 件的話,要把塑膠件磨薄一點,上面的蓋子固定凹槽要加寬;

3. 儀表上面的蓋子用環氧補土做出邊緣的緩衝皮件;

4. 主輪艙前緣的落差用環氧補土補平,強烈推薦 milliput(田宮的比起來簡直OX),隨便糊一塊上去,用溼的刮刀刮去多餘部分,最後用沾水的毛筆修整;

5. 起落架用膠絲和鉛線加上剎車線,但輪艙和斜撐部分的配線完全沒追加;

6. 因為之後上色方便和零件圓度等考量,翼根 MG 151 機砲砲管自套管後(即突出翼前緣的部分再多約 1 mm) 切除,改用金屬管;

7. 空速管改用金屬管和金屬線製作;

8. 刻出登機踏板和的凹槽、FuG 16ZY 天線桿和前述副翼機構的刻線;

9. FuG 16ZY 天線桿的話 PE 件的側面形狀較塑膠件佳,但過薄,因此用膠板加厚,磨出漸薄的效果;

10. 機首散熱器照如果要選擇開啟葉片,則需要相當修整甚至自製部分葉片

11. 參考大日本繪畫 modeler's eye series 書中線圖修改 ETC 504 掛架。爪子的部分参考油箱合理放大;

12. 膠板自製前述問題 C. 的擋板;

13. 機腹環狀天線、機腹尾段天線、機背天線、起落架位置指示棒分別用薄銅片、金屬線、釣線、膠絲製做。


塗裝方面選了 5./JG301 的白 12 號機,說明書的文字敘述說此機的 RLM 76 有兩種不同色調,但彩繪卻畫同一種 XD。所以是參考 JaPo 出版的 Focke-Wulf Fw 190D camouflage & markings Part II 一書 p.259-263:機身中段至機尾為略帶土黃色調,機首、尾舵可動面、副翼則是一般淺藍灰色。

顏料方面銀色還是用 GSI 拉卡,其他顏色則是 Lifecolor、Ammo of MIG、AK interactive 都有用上,繼續備這些水性顏料惡整 :( 即使是同一家相同包裝的產品,配方也會不同到用相同稀釋方法可以順順噴或半分鐘後堵槍,花了很多時間測試各種稀釋配方和比例,還是不行。

帶土黃色的 RLM 76 是一般 RLM76 50% 配白色和 RLM 02 各 25%;

RLM 81 有橄欖綠和帶一點紫紅的褐色兩種,考慮視覺效果後我選擇後者,用 LC 的 French brown 調入很少量的 raw sienna 和 French blue。之後補色時發現直接用 French brown 即可;

RLM 82 是 MIG 的直接用;

RLM 83 是偏橄欖色的深綠,我嫌各家的顏色都太暗,所以自己調,但事後看起來有點淺過頭;

RLM 75 是 AK 的,噴完後覺得太暗,用 LC 的 neutral gray 薄噴一層拉回來。

老牛的貼紙一向是找義大利某 C 廠製作,品質完全沒問題。這次想自己玩遮噴,但白 12 割字時割得太胖,跟實機有些出入,也不好看。

陰影噴修是 Liquitex 的壓克力墨水,自調出髒髒的陰影色,這比直接用黑色自然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