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好,這是本貓不推的書。
前幾天逛網路書店被書名拐到,以為是講烹調有關的科學題材。拿到手後發現原書名和內容其實... 中文版掛羊頭賣狗入啊。查了一下原作者,是化學科普推廣教育的知名人物,德州大學的 Kate Biberdorf.
本以為這類書籍我可以讀得很快,但光僅僅22頁的第一章「小東西的重要性」(講原子的概念) 我就讀了很久,並不是因為讀不慣那種刻意口語式的敘述,而是對要傳達的內容觀念本身:
p.19 『...1803年才有人發現原子,發現者是英國科學家約翰.道爾頓。』道爾頓沒有發現,只是根據某些證據推理猜想出其解釋/可能性的「原子論」。其實 p.16-17 中早期希臘哲學中關於物質組成猜想的介紹,也算犯了類似邏輯上的問題,兩千多年前誰都沒證據,都是各自以不同邏輯推演猜想 (腦補) 的,更不能說古希臘的原子理論「完全正確」(p.16)
P.20 『一直到1800年代,約瑟夫.湯姆森爵士才終於決定要深入原子是由什麼組成,方法是利用陰極射線進行實驗...』 年代和動機都是錯的
p.26 元素 Og,印刷印气奧,雖然是新造字,但這很容易解決,絕對是編輯偷懶,而二十幾年前打課堂報告和論文的大學生菸酒生都能簡單搞定了。
p.26 『一般而言,個別原子的質子與中子比例會維持相對近似 1:1』這句話大有問題,原子序 25 之後的偏差就開始越來越大,到自然界穩定存在的鈾已經是約 1:1.6 了,這可是 60% 誤差喔。
p.27-28 同位素小方塊,第二段我不知該如何吐槽,第四段最後一句『只是多了一種定義』,完全無法理解其所謂的定義。
p.28-29 講到元素分類/週期性,作者提到 J.Dobereiner 的三元素組性質/分類,在我讀過的化學史資料上被提及的次數算是相對少的,不過這是作者的取捨,沒意見,只是些許意外。
p.32 講價電子數和是否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丟失電子的部分,只講電子-電子互斥因素,個人覺得不妥。應該在 p.33-34 把質子-電子吸引力講了以後再來講反應性之類的。
p.34 延續上個問題,『我們會用電子親和力這個詞來描述元素的獲得或失去電子的意願』,用「傾向」會比較好,更本的問題是式電子親和力僅是描述元素獲得電子,而失去電子則是游離能。作者這種錯誤真的不應該。
還有其他沒列舉的小問題。讀完第一章我已經沒興趣細讀下去,於是採隨機翻一頁讀,還是有很多問題,隨便舉兩三例如下:
p.130 『目前已知的胺基酸超過五百種,其中有二十種存在於我們的基因密碼』,打迷糊仗的話不能說錯,但我認為容易造成誤解,如大家所知,DNA/RNA 的鹼基編碼是會用到這二十種胺基酸,但鹼基編碼攜帶的訊息或功能可不只是有胺基酸序列。後半句話我認為改成「被我們的基因密碼直接利用」會比「存在於基因密碼」好些。
p.203 保鮮膜的材質據我所知以 PE、PVC、PVDC、PMP 為主,作者說 PS 聚苯乙烯的我個人從沒聽過,台灣似乎也沒有,不曉得美國有用 PS 材質製作的保鮮膜產品? 以 PS 對熱和酸鹼的穩定性、較易被有機物腐蝕溶解的性質來看,我個人懷疑,即使有應該也不會是主流吧?
p.267-268 『次氯酸鹽離子』,正確應該是「次氯酸根離子」,我想這是翻譯/編輯不諳基本化學中文名稱所致,同樣錯誤在書中多處發現。p.268 末段舉添加次氯酸鈉導致超過次氯酸/次氯酸鹽緩衝系統能力的例子,我也覺得不太好,講次氯酸被次氯酸根離子反應消耗掉怪怪的,可以辯駁說產物還是次氯酸加次氯酸根離子啊。舉例若用添加別的酸鹼或許較好,當然這是不把平衡講清楚的缺點啦。
總而言之,即使這本在 Amazon 上接近五星,我個人也不會推這本書(不論書寫敘述風格)。雖然我沒有英文原版,但我想在原著、翻譯和審定上都有可改進之處吧。
暫時還是會把這本書留在手邊,翻翻看是否有啥過去沒想過沒留意的題材,大約暑期定期整理書櫃時會放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