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8

讀冊:完美歐姆蛋的化學 (It's Elemental, the hidden chemistry in everything) by Kate Biberdorf

 

首先說好,這是本貓不推的書。

前幾天逛網路書店被書名拐到,以為是講烹調有關的科學題材。拿到手後發現原書名和內容其實... 中文版掛羊頭賣狗入啊。查了一下原作者,是化學科普推廣教育的知名人物,德州大學的 Kate Biberdorf.

本以為這類書籍我可以讀得很快,但光僅僅22頁的第一章「小東西的重要性」(講原子的概念) 我就讀了很久,並不是因為讀不慣那種刻意口語式的敘述,而是對要傳達的內容觀念本身:

p.19 『...1803年才有人發現原子,發現者是英國科學家約翰.道爾頓。』道爾頓沒有發現,只是根據某些證據推理猜想出其解釋/可能性的「原子論」。其實 p.16-17 中早期希臘哲學中關於物質組成猜想的介紹,也算犯了類似邏輯上的問題,兩千多年前誰都沒證據,都是各自以不同邏輯推演猜想 (腦補) 的,更不能說古希臘的原子理論「完全正確」(p.16)

P.20 『一直到1800年代,約瑟夫.湯姆森爵士才終於決定要深入原子是由什麼組成,方法是利用陰極射線進行實驗...』 年代和動機都是錯的

p.26 元素 Og,印刷印气奧,雖然是新造字,但這很容易解決,絕對是編輯偷懶,而二十幾年前打課堂報告和論文的大學生菸酒生都能簡單搞定了。

p.26 『一般而言,個別原子的質子與中子比例會維持相對近似 1:1』這句話大有問題,原子序 25 之後的偏差就開始越來越大,到自然界穩定存在的鈾已經是約 1:1.6 了,這可是 60% 誤差喔。

p.27-28 同位素小方塊,第二段我不知該如何吐槽,第四段最後一句『只是多了一種定義』,完全無法理解其所謂的定義。

p.28-29 講到元素分類/週期性,作者提到 J.Dobereiner 的三元素組性質/分類,在我讀過的化學史資料上被提及的次數算是相對少的,不過這是作者的取捨,沒意見,只是些許意外。

p.32 講價電子數和是否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丟失電子的部分,只講電子-電子互斥因素,個人覺得不妥。應該在 p.33-34 把質子-電子吸引力講了以後再來講反應性之類的。

p.34 延續上個問題,『我們會用電子親和力這個詞來描述元素的獲得或失去電子的意願』,用「傾向」會比較好,更本的問題是式電子親和力僅是描述元素獲得電子,而失去電子則是游離能。作者這種錯誤真的不應該。

還有其他沒列舉的小問題。讀完第一章我已經沒興趣細讀下去,於是採隨機翻一頁讀,還是有很多問題,隨便舉兩三例如下:

p.130 『目前已知的胺基酸超過五百種,其中有二十種存在於我們的基因密碼』,打迷糊仗的話不能說錯,但我認為容易造成誤解,如大家所知,DNA/RNA 的鹼基編碼是會用到這二十種胺基酸,但鹼基編碼攜帶的訊息或功能可不只是有胺基酸序列。後半句話我認為改成「被我們的基因密碼直接利用」會比「存在於基因密碼」好些。

p.203 保鮮膜的材質據我所知以 PE、PVC、PVDC、PMP 為主,作者說 PS 聚苯乙烯的我個人從沒聽過,台灣似乎也沒有,不曉得美國有用 PS 材質製作的保鮮膜產品? 以 PS 對熱和酸鹼的穩定性、較易被有機物腐蝕溶解的性質來看,我個人懷疑,即使有應該也不會是主流吧?

p.267-268 『次氯酸鹽離子』,正確應該是「次氯酸根離子」,我想這是翻譯/編輯不諳基本化學中文名稱所致,同樣錯誤在書中多處發現。p.268 末段舉添加次氯酸鈉導致超過次氯酸/次氯酸鹽緩衝系統能力的例子,我也覺得不太好,講次氯酸被次氯酸根離子反應消耗掉怪怪的,可以辯駁說產物還是次氯酸加次氯酸根離子啊。舉例若用添加別的酸鹼或許較好,當然這是不把平衡講清楚的缺點啦。

總而言之,即使這本在 Amazon 上接近五星,我個人也不會推這本書(不論書寫敘述風格)。雖然我沒有英文原版,但我想在原著、翻譯和審定上都有可改進之處吧。

暫時還是會把這本書留在手邊,翻翻看是否有啥過去沒想過沒留意的題材,大約暑期定期整理書櫃時會放生吧。

2020/11/19

讀冊:造神 (God, A Human History) by Reza, Aslan

 

前陣子看完的「諸神的起源」一書毋寧是很感性的,作為對比,本書是嚴謹地剖析介紹了 (以西亞為中心) 的「神」的概念演變:從物質以外的靈魂概念衍生的萬物有靈,逐漸被賦予人類的形貌 (通常會跟人做點小小的區別) 與人性的諸神,對應人類社會與階層的神的體系,從諸神中的高位者或特殊者演變成唯一神,而嚴格的唯一神又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變為善惡二元或是在神學、哲學上不易自圓其說有夠難搞的三位一體。另一方面唯一神論和某些希臘哲學屏除人性人形的想法,而形成了泛神論 (e.g. 新柏拉圖主義)...
這本書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前三章,根據近幾十年根據史前考古以及認知科學的研究,提出另一種人類產生萬物是由「實體的物質」和「非實體的OO」(在人上或可說是靈魂) 組成並運作的概念的由來: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產物、驚鴻一瞥的誤認聯想及代入、特殊情境下的大腦和認知系統製造出的特殊心靈體驗... 等等。這說法我也相當認同會比過去較普遍的如解釋自然現象、希望與祖先或獵物或其他存在建立連結... 等等,更為基礎而深入。至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某些早期心理或社會學者牽強附會的解釋,目前學界也有共識就當作過去試誤的痕跡吧。
至於形成神話乃至宗教體系後的演變,因為過去就有讀過一些,因此感動沒有那麼強烈,但作者縝密有系統地述說,也讓我發現也釐清了一些問題。至於作者前言的標題「按照我們的形象造神」和前言內容,的的確確是一篇可以單獨抽出來的好文,不過同樣原因我也是同樣就醬順順快速讀過~
本書的註解非常有份量:本文約190頁,而註解則是120頁有餘!! 作者把放在本文中會妨礙順暢度的討論、資料等等全放在這邊。強烈建議在讀完本文後花點時間把註解讀一讀。本書的翻譯也非常棒,譯者吳煒聲還是同校同事 (不認識啦)
封面上那些小字是畫蛇添足,讓人誤解作者的主旨,封底 (沒拍) 的好一些些,但搞不好也是僅讀了作者前言後寫出來的


2020/9/19

讀冊:伊朗 (Understanding Iran) by William R. Polk

 


暑假末尾讀完的,拖到今天才來分享。

作者 William Polk 是美國中東歷史與政治學者,1950年代中開始在哈佛等大學執教,並從甘迺迪政府開始任外交政策顧問等職,今年四月過世。

如果有興趣的是古代史、文化史等等,這本書可以直接略過。作者關注的是 (16、17世紀以降,特別是20世紀) 政治外交更迭,以及政府、教士階級/宗教組織間的競爭和合作。

我個人覺得,如果對西亞中亞、伊斯蘭宗教和歷史的大框架已經有一點粗略的概念,可以直接從第四章「從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再到暴力革命」開始讀。時間上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如大家所知英國和俄羅斯19世紀中再南亞和西亞的競爭,一開始是爭奪地盤 - 俄羅斯想要南方出海口,英國想維護並擴大以印度為中心的利益。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石油利益--因為政治、技術和資本的關係由英國控制。

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英國實力與衰退,石油公司的利益經也 (不太平順地) 由英國國營公司轉移到伊朗政府和美國民營公司,另一方面蘇聯對統治了中亞地區及二次大戰後的美蘇意識形態/軍事對峙,讓整個外在局勢有了很大的改變並變得更加複雜。

在伊朗國內本身,早年政府的統治和中世紀歐洲國家類似,頗為有限,而宗教組織/教士接及掌握了教育、法律、輿論、部分的財經,以及理所當然的意識形態。原本政權側和宗教側還能有一定的平衡關係,但當世俗知識分子/新世代的工商階級、政權側想要仿效歐美國家,往近代國家、社會型態改變時,自然會發生很大的衝突。想想歐洲這段過程花了幾百年,打了多少仗,從中亞到北非的國家近百年甚至只有幾十年,高度壓縮下過程動盪也是很自然的,不少人把責任全推給外國勢力干涉是很不合理的。

二次大戰後美國變成世界強權領袖,同樣也是個非常迅速的過程,講白了就是對西歐北美外的認識相當缺乏,外交接觸限於世俗政權高層,手腕也待培養,而冷戰的氛圍更造成只顧和蘇聯競爭,有事發生經常被過度簡化在美蘇大帽子之下。總之各種因素,讓伊朗各階層從一開始對美國能讓伊朗在政經上擺脫英國和俄國抱有高度期待,到最後內政不善、階級衝突、政教不合等等導致了79年的革命,美國也成了大撒旦。

革命後實際上由教士階級掌控的政權對內也不是一帆風順,掌權者也面對了教義質疑,繼承人的紛擾,各方面專業人才和掌權者意識形態到意見相左...

本書第四到第六章非常精采,能讓一般人很快理解到底發生了啥事,為何發生。作者也不斷在書中抱怨 :D 美國政府從決策者到外交人員對不同歷史文化認知的淺薄,對各種事件向現象的理解不足,而做出錯誤的政策和關鍵決定。

[補充] 伊朗 (或許可以推到其他伊斯蘭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 在「現代化」過程中,城鄉差距、新舊的經濟社會文化階級、價值... 等等的轉變和社會變遷,速度過快或缺少紓解管道或再分配機制不足,就是開始堆火藥桶。除了前述教士階級外,本書作者在這方面著墨極少,也算是本書缺憾吧

2020/7/2

1/48 Fw 190D-9 (Eduard)


相簿   https://photos.app.goo.gl/G2qw1Ak2uSmtrPQ6A

雖說 Fw 190D 是我最先認識的二戰機,也是心目中和噴火中後期形同為最漂亮的二戰機。但多年來一直是眼高手低而沒有製作 1/48 模型。幾個月前 FB 某社團有人發文批評牛魔王的 1/48 Fw 190D-9 機身零件有問題,討論串居然很快變成兩邊互爆粗口,好奇心也就成了這次製作的臨門一腳。
這盒 D-9 套件是 2010 年開發,同年也推出了 D-11/13 雙機組,只差幾個零件,牛魔王一改過去 Trimaster/Dragon 和田宮產品的設計,做出了引擎艙後段並取消引擎艙和主輪艙間的隔板,這對喜愛此機型的人來說自是一大福音,雖說現存機是沒有隔板的,但也有人從阻擋異物進入引擎艙的觀點,認為當年可能有隔板。

製作前翻閱說明書立刻能發現幾個問題(後面發現的問題會用大寫英文字母連續編號):

A. 空速管位置錯誤,說明書畫成 A-7 之前型號一樣在右翼中間,正確應該在右翼端,而檢查零件倒是沒錯;

B. 螺旋槳轂(spinner)誤用前端有同軸機砲用大孔的零件,D-9 並未安裝同軸機砲,槳轂的前端只有一小孔,須將套件中未開孔的另一零件自行開洞。

C. 機首右側增壓器進氣口前下方,排氣管上方有一片防止增壓器吸入廢氣的擋板,老牛沒有提供,組裝說明線圖沒畫,但塗裝彩繪倒是有。

我買的是2010的版本,不知之後有無修正。直接目測檢查零件還會發現幾個明顯問題:

D. 主翼下半零件缺少登機踏板的凹槽和FuG 16ZY 天線桿接點和刻線

E. ETC 504 掛架明顯過長,麻煩的是一直孤狗不到詳細的實物照片,線圖之類參考資料各家也互有出入。一具炸彈掛架零件(短)我找不到清楚的照片資料證實;

F. 外掛油箱型號不對(說明書彩繪倒是正確的);

G. 主翼上面近副翼根部漏掉副翼制動連桿樞軸的同心圓刻線

H. 起落架下端-輪艙蓋板的相對位置角度和實物略有出入。


實際製作心得:

組裝上最主要的問題來源我認為是 (i) 設計時所有的定位都卡太緊,沒有預留些微緩衝空間/沒考慮或估錯射出成型時產生的誤差; (ii) 零件盤稍明顯的模具錯位且側面收縮變形(手邊的D-11/13也是同一批生產的,同樣問題)。零件錯位的分模線或側面收縮變形不管有無修整都會影響組裝和密合度,因為零件數多,問題也無法藉假組發現修正。

我碰到最大的麻煩是在主翼橫樑-機身-翼根機砲艙部份,花了不少時間處理,也磨掉一部分的機砲艙壁才能組裝起來。引擎後段-座艙-機身狀況較佳,左右機身零件中段因為接近薄長平板,容易扭曲(田宮的設計好多了),是靠對齊刻線逐段黏合,不料在上色後組裝水平尾翼時才發現機尾向右扭曲了約 2-3 mm。推測可能是從引擎段就座艙段就開始扭曲,而零件的刻線也可能有點誤差,想想黏合機身時就發現尾輪稍微有一點歪,警覺性應該高一點的。。

翼根機砲艙蓋如果要蓋上的話需要把外側磨薄,我這邊也把機身側的稍微磨了一下才能塞進去,需要少量補土。

主起落架部分老牛的設計構想相當好,藉由主翼橫樑上的有槽線圓餅突出物,可讓起落架的角度更準確、有更大的接合面、也吻合實物,可惜這是要零件與組裝精準度夠高才行。也遭遇到組裝問題,需要將那塊圓餅結構磨掉一些才能裝上起落架,至於角度的調整就只能靠自己用瞬間膠和AB膠搞定。

其他相關的細節:

1. 方向舵踏板塑膠件太小,但 PE 件的皮帶太脆弱,反正看不到,還是用塑膠件;

2. 儀表上半如果用塑膠件貼 PE 件的話,要把塑膠件磨薄一點,上面的蓋子固定凹槽要加寬;

3. 儀表上面的蓋子用環氧補土做出邊緣的緩衝皮件;

4. 主輪艙前緣的落差用環氧補土補平,強烈推薦 milliput(田宮的比起來簡直OX),隨便糊一塊上去,用溼的刮刀刮去多餘部分,最後用沾水的毛筆修整;

5. 起落架用膠絲和鉛線加上剎車線,但輪艙和斜撐部分的配線完全沒追加;

6. 因為之後上色方便和零件圓度等考量,翼根 MG 151 機砲砲管自套管後(即突出翼前緣的部分再多約 1 mm) 切除,改用金屬管;

7. 空速管改用金屬管和金屬線製作;

8. 刻出登機踏板和的凹槽、FuG 16ZY 天線桿和前述副翼機構的刻線;

9. FuG 16ZY 天線桿的話 PE 件的側面形狀較塑膠件佳,但過薄,因此用膠板加厚,磨出漸薄的效果;

10. 機首散熱器照如果要選擇開啟葉片,則需要相當修整甚至自製部分葉片

11. 參考大日本繪畫 modeler's eye series 書中線圖修改 ETC 504 掛架。爪子的部分参考油箱合理放大;

12. 膠板自製前述問題 C. 的擋板;

13. 機腹環狀天線、機腹尾段天線、機背天線、起落架位置指示棒分別用薄銅片、金屬線、釣線、膠絲製做。


塗裝方面選了 5./JG301 的白 12 號機,說明書的文字敘述說此機的 RLM 76 有兩種不同色調,但彩繪卻畫同一種 XD。所以是參考 JaPo 出版的 Focke-Wulf Fw 190D camouflage & markings Part II 一書 p.259-263:機身中段至機尾為略帶土黃色調,機首、尾舵可動面、副翼則是一般淺藍灰色。

顏料方面銀色還是用 GSI 拉卡,其他顏色則是 Lifecolor、Ammo of MIG、AK interactive 都有用上,繼續備這些水性顏料惡整 :( 即使是同一家相同包裝的產品,配方也會不同到用相同稀釋方法可以順順噴或半分鐘後堵槍,花了很多時間測試各種稀釋配方和比例,還是不行。

帶土黃色的 RLM 76 是一般 RLM76 50% 配白色和 RLM 02 各 25%;

RLM 81 有橄欖綠和帶一點紫紅的褐色兩種,考慮視覺效果後我選擇後者,用 LC 的 French brown 調入很少量的 raw sienna 和 French blue。之後補色時發現直接用 French brown 即可;

RLM 82 是 MIG 的直接用;

RLM 83 是偏橄欖色的深綠,我嫌各家的顏色都太暗,所以自己調,但事後看起來有點淺過頭;

RLM 75 是 AK 的,噴完後覺得太暗,用 LC 的 neutral gray 薄噴一層拉回來。

老牛的貼紙一向是找義大利某 C 廠製作,品質完全沒問題。這次想自己玩遮噴,但白 12 割字時割得太胖,跟實機有些出入,也不好看。

陰影噴修是 Liquitex 的壓克力墨水,自調出髒髒的陰影色,這比直接用黑色自然得多。

2019/11/4

筆刀刀片極簡測試


手邊有四種牌子的11號 (美?規筆刀) 刀片,不過在五金/美術用品店買的台/中製?白牌的不用比就大輸,刀刃開鋒和品管目測就輸一大截,實際使用壽命相當短,因此不論。照片從上到下是
  1. 英國 Swann Morton 牌,不鏽鋼製,50支裝約台幣480*
  2. 美國 X-acto 牌,X-Life系列 (簡稱X),碳鋼烤藍,100支裝約台幣550**
  3. 同樣 X-acto 牌,Z-series (簡稱Z),不鏽鋼製,刀刃氮化鋯鍍層,100支裝約台幣920**
S牌是這幾天入手,先買五支裝的測試。測試方法是割懸掛的膠膜,銳利度是 X 微優於 S,兩者均明顯優於 Z。從外觀看,我買到的這批 Z 刃尖端明顯不是直的,會對一些比較精細的工作造成輕度影響,Z 的鍍層號稱可增加鋒利度和耐用度,但個人使用經驗覺得並不怎麼樣。
S 畢竟是手術刀名牌,及使用不鏽鋼材質也不上鍍層,還是直逼 X-acto 的碳鋼刀片。以美觀度上來說,S勝出。

X 和 Z 我都使用多年,使用上當然是喜歡 X,但很自虐的想先把 Z 用完 (但用鈍了還會拿去磨,超自虐),所以很久沒用X 了。反省一下,其實應該大方點,把 X 拿出來用,我用刀片還算文雅,耗損速度很慢。等把不太喜歡還又貴鬆鬆的 Z 用完,我大概也是手抖眼花,玩不動了。

* = 英國模型郵購商 Hannants;** = 美國 amazon 挑最便宜的,皆未計運費。考慮運費處理費和其他,S和X或許在伯仲之間吧

這次也買了幾片10A、15號手術刀片,改天拿S牌和日本Feather牌 (本地容易買到) 的來比比

~~~~~~
X-acto X-Life 早年有做跟 Excel 廠24號刀片一樣形狀的 deburring blade,就大型厚刃筆刀啦,但後來只做標準24號,刃部較短。
我很喜歡這種長刃的24號厚刀片,從細工到做較重型的工作都能勝任

2019/2/28

1/72 Mig-25RBT (ICM)

相簿連結:https://photos.app.goo.gl/y2bjMexxevppLqsi7
以下內容只會放部分跟文字相關的縮小照。
老實說我還是不太清楚當初為何買這盒,光是聽說品質不錯我是不會跳坑的,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半個月就開工,兩個月內完成。

這組套件的品質 - 零件設計、細節、組裝性、密合度等基本上來說相當好,有三個問題要注意一下:
機鼻兩片主要零件有些許落差需要打磨修整,刻線也有不少淺到糊掉、未對齊,膠料偏軟,在補刻線時有點麻煩(個人習慣問題);
機首/進氣道模組和主機身零件組合時需要假組重新規劃順序,說明書的順序有點問題;
起落架/機輪組合部分,輪中央的榫孔是圓柱形,但起落架的榫卻是錐形,推測只用模型膠或瞬間膠黏可能會不太牢靠也容易歪掉,因此改用AB膠黏結 + 塞滿縫隙。
另外發動機噴嘴刻線明顯不足,建議捕刻。

突擊熊學弟建議我把製作過程寫清楚一點,所以這次會比較囉嗦,

A.
機首補/重刻線,過去我都是直接做,這次是想試試朋友推薦過 wash 凸顯後再補刻的方法,所以先噴了郡是的 surfacer,然後隨便找罐 AK 的 wash 顏料用,可能是 surfacer噴上後半小時沒乾透就 wash,臭了好幾天,且塗膜還是偏軟,有一點點黏。是後發現這方法對我來說反而是事倍功半。
填補是用 AV 的水性補土(後述),這種補土偏軟,剛好搭配 ICM 較軟的膠料,如果硬度差異大,刻線經過軟硬介面時很容易歪掉。刻線我習慣用五金行買的劃線用鎢鋼針定端點和刻曲線與鉚釘、蝕刻鋸片,而 P 刀因為這次沒有補刻長直線,故只用來刮掉線內的塑膠屑。台灣 MAD 廠出的透明刻線膠帶不錯用,在直線的場合可以取代雙面膠帶 + 透明投影片(懶) 。
我的刻線技術並不好,對我目前來說刻線的原則就是慢、輕 - 特別是刻第一道。

B.
補土方面我常用的是瞬間膠 + 粉和 AV 的水性補土兩種,日廠的溶劑性塑膠補土這幾年很少用,主要是十來年前田宮的塑膠補土換新配方後,一直用不順手,瞬間膠 + 粉這次完全沒用所以略過。
AV 的水性補土非常適合快速填補小縫隙,用牙籤抹上後等半分鐘就能用略濕的棉花棒抹去多餘部分,注意勿讓補土過乾才抹。(這招溶劑性塑膠補土也可以用,改沾適合的溶劑即可,當然操作時間不一樣,但補土九成乾才抹也 OK)水性補土的缺點之一是乾後的打磨只能乾磨,加水磨的話補土層會壞掉,這點對我沒甚麼困擾。另一個缺點是不太適合拿來堆疊或拿來製作粗糙質感。附著力方面,跟溶劑性塑膠補土差異不會很大,但溶劑性塑膠補土可以挑選其他溶劑輕微腐蝕塑膠增加附著力,這水性補土就沒辦法了。

C.
底漆因為水性的 primer 剛好變質壞掉,所以用郡是的 surfacer。如果之後色漆是用拉卡(有機溶劑系壓克力漆)還可以偷懶不上,但若要用水性塗料,因為顏料附著力和分散性質的關係,這層不能省。
這次還是沒有嘗試玩底色變化,只有簡單用接近黑色的深灰藍做了線和陰影。
D.
灰色嘗試使用美術用的好賓 Holbein 的 Aero Flash 液態壓克力顏料,自己調色。用自來水稀釋,隨便再加一點點助流劑後噴塗。因為水的蒸發比拉卡溶劑慢,所以切忌高氣壓開大槍濕噴,也要等到至少摸起來乾 (touch dry) 才能噴第二層,低壓慢噴 + 不要把顏色噴飽也才方便做出色彩變化。
Aero Flash的色彩相當漂亮,噴塗性也非常好,噴塗乾後接近消光,但附著力比為模型設計的塗料還是弱一點,較容易刮傷或因摩擦、多次觸摸受損。
我個人習慣先噴中間色,然後再往深色、淺色和其他色彩變化做修飾。但使用相同顏色改變順序是可以做出不同效果的,畢竟我們做的塗層的厚度並沒有要厚到完全阻隔下層。


E.
機身後段的金屬色是郡是的銀色為底,如果不是要做那種反光閃得不得了的或拋光過的效果,用這類基本塗料只要稀釋濃度和噴塗控制好,已經足夠寫實系模型需求。
金屬部分的色彩變化強烈建議多參考實物照片!! 有同樣物件不同角度的照片更佳。
高溫變色的部分是用美術用的 Liquitex 的 Acrylic Ink 稀釋噴塗,這系列的大概一半以上是透明色,同樣色彩比模型漆漂亮得多,筆塗噴塗都好用,且附著力甚好,乾後不怕水 [註1]。
金屬日久氧化的質感則是用各種灰色為主加其他變化色彩,調很稀,視需要薄噴。



[註一]:指的是後面用水性塗料不用擔心溶解問題,但拿去泡水還是會受損

Ea.
副油箱鑽孔黏入半徑 2 mm的強力磁鐵,機腹相對位置則使用鐵線。讓副油箱可以不用黏死,自由裝卸,注意裝上時最好讓磁鐵和鐵線能直接接觸,提供足夠吸引力。

F.
水貼前的透明漆是用田宮壓克力漆,十幾年沒用抓不準,一下噴太濕,以致部分 Acrylic Ink 被溶劑溶起而混合,降低了金屬色彩的變化,照片可以很容易看出來  :(  

G.
貼紙要泡久一點,但很好操作。注意書的字實在是太粗胖了,比對實機照,看起來差超多。貼紙的保護漆是郡是拉卡的半消光。

H.
Wash 和滲線是用 AK 的產品和油畫顏料都用,前者是琺瑯系塗料,跟油畫顏料比是不含乾性油(不揮發,靠跟氧氣反應而固定)乾得較快且日後發霉的機會低很多,而油畫顏料是乾得慢、濃(可以做出體積重量感)。兩者可以隨便混合。
溶劑則是使用低味的白精油 odourless white spirit,跟普通 white spirit 比,低味款的因去掉芳香族化合物,氣味少很多,溶解力略微下降,但已經很夠用,也沒有 white spirit 傷害某些水性(甚至少數溶劑性)壓克力塗料的風險。注意不管普通還是低味的白精油都是成分較複雜的混合物,一次倒出較多使用的話,會發現一開始跟過段時間後溶劑的揮發性、黏度都會改變,此時建議倒新的用。同樣道理,用久了即使瓶子有蓋好,白精油的性質也會因各成分揮發速度不同而改變,我前一罐白精油用到剩 ~15% 時性質明顯不一樣,乾得慢,超臭持久 XD 這時就扔掉買罐新的吧。美術用品的再怎樣還是比模型廠出的產品便宜。
顏料的濃度、用量、擦拭方式可以做出非常豐富的效果。我個人建議除非是要快速擦得很乾淨,不然用毛硬一點的筆刷,如尼龍毛(軟)到小號數的油畫筆(硬,大號數的豬鬃筆在這種用途上可能太粗),用溶劑沾溼,用不會掉纖維的紙巾吸乾,然後順著想要的方向抹去多餘的顏料,筆上沾的顏料則隨時在紙巾上抹去。這種作法通常要操作多次,速度也慢,但能做出的效果和變化則是豐富得多。施作的層數當然也可以多層,建議等一層施作後等兩三天,油畫顏料多的話要再多,再施作第二層讓對第一層的改變少一點。
這次線條和一般髒污流痕是用偏藍的黑灰色,之後局部點綴一點褐色。機腹髒污是用褐色、黑色、棕黑色油畫顏料隨意畫上,用筆毛較粗硬的筆處理,特別注意不要讓顏色完全混合而變得單調。

Ha.
或許因為光澤透明漆(或許還有微量未揮發完的白精油),用水性顏料做副油箱底下的掉漆點時很順利,顏料點上去能縮在一起而不亂散開。

I.
前述的工作結束後放了約一周等乾透,上透明漆保護兼調整光澤,用啥漆性的都可以,這次用的是郡是拉卡。仍然有點光澤的金屬是 透明/半消光 = 1/1,較髒舊的金屬和非金屬的少數反光亮面是半消光,其餘多數是 半消光/消光 = 1/1,因之後不再做啥加工,這層塗膜薄薄一層即可。

J.
空速管、天線輪艙蓋... 等較小,或施工時容易勾到、碰撞,或會妨礙工作的零件可以在較後面甚至最後的階段才黏上。黏上後通常需要再調整修補一下舊化的效果。
明顯有透明感的漏油或類似東西等因為光澤和其他部分差異較大,最後要記得調整光澤或最後才加上。

K.
透明艙罩根據各人習慣和模型本身差異,要跟先黏上再和機體一起上色,或是分別上色最後黏上都可以。先黏上可以在色彩和光澤上更容易配合,在艙罩和機體需要填補時也更方便,但可能在噴漆時漆霧由未完全封死的隙縫(有些肉眼很難看到或距離較遠以為沒影響)滲入內部,這次我就碰上這種情形,艙罩內側有照片上看不出的小髒汙。
艙罩框和透明部分間的粉紅色(填縫膠?)是最後用水性漆筆塗的,我這種缺乏練習手不穩的人塗得粗細不一很正常,顏料八九成乾後用平筆沾少量酒精,用推 + 擦的方式把邊緣弄齊即可。參考實機照片,這道填縫膠在很多非機上也是沒那麼均勻的,不用太龜毛。


2019/1/9

CD - Dessay sang "Cleopatra"



給自己的新年禮物之一。看曲目很有趣,女高音 Natalie Dessay 唱韓德爾歌劇 "Giulio Cesare in Egitto" (凱撒大帝在埃及) 中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一角,劇中兩位主角的曲子是為當時超紅的閹人聲樂家 Senesino 和女高音 Cuzzoni 量身打造,自是不凡。
如果是習慣於一般的歌劇演唱/錄音,也聽過其他版本的克麗奧佩特拉,那這張 CD 的風格有些不一樣,是「輕巧」。
個人的感覺更具體一點說,整個風格似乎較偏向表現滑順柔美的旋律,原本歌詞/劇情對應的感情表現變化被稀釋了些(看過有人以 colorless 評之XD),此外也修改了不少原本裝飾和炫技之處。
比起聽整齣歌劇或節選的錄音,這張 CD 或許稍有那麼一點單曲合輯的味道 :)
總之是個好物,也可以當不太燒腦的工作或讀冊時的背景。
~~~~
錄音是 2010 年11月,在 youtube 上找一下,可以找到時間上吻合的錄音過程+訪談短片,也意外發現 2011 年原班人馬有在巴黎歌劇演出。